今年5月,我国首个消费端碳减排量化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正式实施,推荐了涉及衣、食、住、行等7大类别的40项绿色低碳行为,在居住领域包括使用清洁能源、绿色节能产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生活垃圾分类等。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围绕碳中和的赛跑已经悄然展开。其中,绿色消费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经,成为了各方积极推动的一项行为。
何超表示,同时京东还在供应链以及数字化技术能力上赋能品牌进行C2M共同制定,聚焦于居室的环保材料、居室节能灯饰以及居室卫浴等品类推出十余款产品,在整个领域里起到标杆、示范性的作用。
推广绿色产品等举措,个体减碳量具有“量不大但面很广”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相关数据表明,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中,65%甚至70%以上的碳排放量是来自于家庭消费。强化大众低碳意识、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将有效减少碳排放。因此,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大众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有意识的选择对气候和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选择使用节能型水、电等设备,装修房屋选择环保材料、生态建材等。
让商家生产有标准可依。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应有力量。为扶持绿色建材推广,京东零售集团居家事业部总经理何超指出,依托居家的绿色建材战略规划,全方位展示优质绿色产品。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绿色新家,不过,发布绿色标准,业界认为,针对智能马桶、儿童家具等27个细分品类完成了绿色标准的迭代发布,如何才能明确产品是否为节能型?如何才能让大众对碳减排量有更具体的感京东居家启动绿色建材下乡线上平台,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推进了节能减排,京东联合头部品牌和权威机构,京东居家通过启动绿色平台,
由此可见,居民生活消费将会是未来减碳的重点领域。如何培养居民减碳意识,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相对低碳的消费行为,将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一旦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将推进整个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
何超称,这意味着在更加细分的领域里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指标项,比如在绿色环保类要求有无害的物质、可降解、无污染;对马桶、龙头等要求低消耗;包括整个全链路当中对于包装、辅料等等可回收、再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中国消费方式转型和低碳社会建设的对策与途径研究》中指出,在消费领域,营养、居住和交通往往对公众生活方式碳足迹的影响最大(约占75%),若能够在这些方面引导居民选择低碳方式,对碳减排是极大的助力。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企业也参与到整个体系的建设,具体到生活场景,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服装环保面料到健康低碳食品,在居住空间中的节水、节能,以及绿色出行,可以说绿色、环保、低碳、高效、健康等等已经逐步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当中。
依托于全链条、有责任的供应链,京东将“绿色”打造为消费的底色,让消费者从源头感受到了绿色生活,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一站式低碳生活需求,也让健康、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更深入人心。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如何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减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6月6日,京东联合各部门以及企业启动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线上平台,为消费者带来融入最新环保节能科技的绿色产品。一直以来,京东在推动绿色消费之路上都不遗余力,此次活动是京东居家在推进环保低碳消费之路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