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首都机场航站楼内每天约回收350个饮料瓶。为了倡导低碳出行的绿色理念,首都机场在3号航站楼内安装了6台智能塑料瓶回收机,旅客将塑料空瓶投入回
高杆灯,学名为机坪泛光照明,用于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时,为机坪地面保障作业提供光照。
垃圾桶、卫生间、照明灯具……首都机场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处做起,在航站楼内精心写就了节能减排的“大文章”。
并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约73.7万公斤,其现有近机位87个,全年靠桥航班约23万架次。其中HC约2.2万公斤、CO约341.2万公斤、NOx约30.3万公斤。以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为例,全年可为航空公司节省燃油约3万吨,按照每架次航班使用地面桥载设备、关闭APU一小时计算,
经统计,节能半光时需关闭381个光源,按照高杆灯每天运行平均6小时来计算,区域内每年耗电将节省约83.4万度。此外,由于运行时间减少,高杆灯的使用寿命延长,光源更换频率随之降低,不仅实现了光源维护成本减少,还节约了相关人力资源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首都机场在T3-D和T2航站楼的部分卫生间内推广使用了绿色环保设施和物料,比如使用40%再生浆环保型纸张,安装感应式水龙头、选用LED节能灯等。小小卫生间,涵盖环保大理念。
以首都机场使用最多的某型号高杆灯为例,一根高杆灯上有十余个光源,通俗的说,就是有十余个灯泡,每个光源的功率为1000瓦。按每天高杆灯平均开启10个小时计算,每天每根高杆灯耗电将达100度,全场209基高杆灯的每天总耗电量达到2万多度。
中国网4月30日讯 “绿色发展”彰显首都机场社会责任作为“中国第一国门”,实现节能减排既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首都机场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目前,首都机场正着力推广使用地面桥载设备(简称CPU),以替代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简称APU)的使用,努力实现3号航站楼所有近机位航班地面电源使用率达到95%的目标,并逐步将地面电源覆盖范围扩大至T1、T2航站楼及远机位停机坪。
2014年初,首都机场提出“1+4+1”的绿色机场建设目标,即制定一套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机场建设标准,落地“节能、环保、科技、人性化”的绿色机场建设理念,并成为行业绿色机场建设的标杆。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首都机场制定了《首都机场绿色机场建设工作方案》,形成“一六四八”的系统性工作方案,着手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光源改造、桥载电源设备推广、航站楼新风系统改造、资源节约及废物回收等六项重点领域推进工作。
能否实现高杆灯的节能运行呢?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首都机场开始了高杆灯的节能改造。改造前,高杆灯启闭是由1个开关进行控制,所有光源一开全开、一关全关。改造后,将每根高杆灯上的光源改为两路供电,实现了分层控制、按需开启的运行模式。经现场测量得知,半光运行(节能模式)状态下的机坪照度,符合标准且安全可行。截至目前,首都机场已完成M坪、N1坪及N2坪高杆灯的改造,现阶段正着手开展T3周边的92基高杆灯的改造。
地面桥载设备可以替代飞机的APU向飞机提供用电、空调等各类服务,避免发动机消耗燃料带来的污染,而且还能为航空公司节省大量的燃油成本和维修维护成本。CPU包括桥载空调和地面电源两部分,桥载空调是为飞机客舱提供冷(热)空气的专用空调机组,而地面电源是利用逆变技术将50Hz工频电源变换为400Hz电源,为飞机在地面停留期间提供启动、检查或维修电能的地面设备。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