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投票注册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网络投票正在进行中70余个入围案例你PICK哪个?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竞逐比拼中,相互交流与相互促进,才能为成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增添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与成果。

在投票环节参与“角逐”的70余个案例中,既有打造高效便利政务服务环境,也有构筑数字政务应用场景,还有着力推进餐饮证照分类规范审批,更有培训技能人才和企业职工的深度实践。今天我们再次选择了部分案例进行简要展示,具体案例情况大家可以到“天府蓉易办”中“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中详细了解并投出您宝贵的一票。

在投票“拉票”中,各入围单位纷纷施展身手,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家案例打CALL。东部新区《来为成都东部新区投票!新区营商环境需要你的支持!》、成华区《快来为成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打call!》、新津区《投票啦!动动你的手指,为新津区营商环境优秀创新案例投票!》、温江区《来为温江投票!温江营商环境需要你的支持!》、彭州市《请为彭州市投票!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开始啦~》等文章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大家如何正确投票!此外,各单位还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发布投票教程“手把手”“拉票”。既然如此,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里,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就带大家再来共同学习打开2022年的“正确姿势”吧!

龙泉驿区作为“成渝相向发展主战场、全市工业化主战场、成都大运会主战场”,汽车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挑战,急需一批适合主导产业发展、满足就业增收愿景的龙泉技能人才队伍。对此,龙泉驿区通过开设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就业”技能人才培训新模式,并在全市率先启动企业职工项目制培训,探索出“企业点餐、院校上菜、专家核账、政府买单”的技能培训“龙泉模式”,初步形成了产业孕育人才、人才反哺产业的良好局面。

双流区行政

武侯区以“互联网+”和数字应用技术为关键,逐步构建起数字政务的“四梁八柱”和应用场景,形成较为完善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无人办、自助办、掌上办、跨域办”等智能化服务,较好地回应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兑现了“方便群众办事”的改革承诺。该创新工作实现了政务服务现代化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营商环境建设“三同步”,即“同规划、同推进、同考核”。建立智慧政务“四大体系”,构建起“一核云算、一库集享、一网通办”的数字政务极核支撑模式,主要实现了“综合受理”“证照联办”“全程网办”“秒批秒办”“政务上链”“精准服务”的服务目标。

网络投票将于2022年1月3日截止。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网络投票累计已超过10万票,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实践“一网通办”不见面?

截至12月31日10时,既有打造高效便利政务服务环境,更有培训技能人才和企业职工的深度实践。大力实施“促改革、强服务”的政务服务行动,还有着力推进餐饮证照分类规范审批,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的关键抓手,“商事登记”减时限、“告知承诺”快审批、“权限下放”就近办、“三免服务”降成本、“办不成事”解民忧等举措,得到成都各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的积极响应,自12月29日“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案例评选活动”网络投票启动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新区营商环境“便利化”品牌。也有构筑数字政务应用场景,在投票环节参与“角逐”的70余个案例中,以企业需求和市民体验为工作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