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留学的要求是什么中国何时迎来数学大师时代?

韦东奕之外,越来越多的数学天才也在近年开始涌现,他们在十多岁就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等,被寄予厚望。2022年4月,从哈佛大学退休的丘成桐对外宣布,全职加入清华大学,培养更多中国自己的数学人才。这也将是中国数学崛起的新机遇。

3月14日是第四个国际数学日。在两会的前夕,这一次,会见了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我们来聊聊中国的数学研究,2023年2月24日,和数学大师的时代。

在卓越的军事才能之外,拿破仑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数学的重视。在拿破仑留下的众多名言中,有一句话鼓舞着历代数学家:

1804年,巴黎理工学校的学生奉命参加三军检阅队。在检阅前,拿破仑走到这个队列前,将一面锦旗授予排在队列首位的该校第一名毕业生手中,旗上绣着“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大字。

“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发展,才能展现它国力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出现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如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等,他们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但此后,中国数学家的光辉一度暗淡。从历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学奖获奖情况也可见一斑:

然而科技越发达,对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依赖越强。2018年,美国发动对华为制裁,时年74岁的任正非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用2万字访谈回应了外界的关注,其中的一个观点是重视基础科学中的数学。实际上,早在2012年他就说过一句话:“用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已趋近饱和,要重视数学方法的突起。”而华为核心的5G标准,就是来源于一篇数学论文。

当“数学天才”这个话题再次成为国内大众关注焦点的时间,是2021年。一位穿着朴素、手提馒头和矿泉水的90后男生突然火遍网络,原来这位名叫韦东奕的男生,竟有着“神”一般的数学能力——中学时在第49届、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满分夺金,大学期间斩获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等国内多个数学大奖,被称为北大“韦神”。

而反观国外的数学环境下,一个个华人数学家在近几十年里不断放着光彩,从丘成桐、萧荫堂,到张益唐,再到陶哲轩、恽之伟等,他们不仅在一些数学细分研究方向做出突破性贡献,摘得各类顶级奖项、荣誉,更是在全球数学界享有声望。

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家、菲尔兹(Fields)奖(此奖授予40岁以下青年数学家,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丘成桐曾言及数学对中国的重要性:“只有数学知识普及了,并且培养出一大批尖端数学家,中国方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成为一个真正现代的社会。”

200多年后的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ChatGPT甚至已经具备了人类大脑的某些思维逻辑,与人对答如流。

1956年,有三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 1982年,有一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陈景润; 1987年,有一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廖山涛; 1997年,有一位数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冯康; 而自此之后至2020年,未再有一人摘得数学奖一等奖,甚至有几年连数学奖二等奖也空缺。

随后拿破仑命令该校队紧跟在禁卫军之后、列三军之前通过检阅台。这一传统,甚至延续至今。莫大荣耀,极大地鼓舞了该校的师生,“祖国”“科学”“荣誉”从此成为巴黎综合理工学校的校训。